“农药是粮食安全不可替代的重大战略物资,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重要‘武器’。”
11月19日,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湖南长沙盛大开幕。据悉,本次大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作为支持单位,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厦门市凤凰创意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校长、广东院士联合会会员宋宝安就农药重要性、我国农药研发现状、国内外农药研究差距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未来农药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校长、广东院士联合会会员宋宝安
宋宝安指出,我国农药创制的发展经历了“低效高毒-高效高毒-高效低毒-绿色农药”的发展过程。高效低风险化学调控剂、生物源农药、免疫诱抗剂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农药每年挽回2800亿斤粮食损失
农药对粮食安全有多重要?用宋宝安院士的话说:农药是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武器”。
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研究数据显示:农药使用挽回世界农作物总产30-40%的损失。
美国农业农村部资料显示:停止使用农药将导致作物产量降低30%,农产品价格提高50%-70%。
诺贝尔奖获得者、小麦育种学家Noman.K.Borlang曾说过:“没有农药,人类将面临饥饿的危机。”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药使用大国,近年来病虫害高发的态势更是凸显了农药的重要性。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恶性杂草发生面积14亿亩次/年,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15亿亩次/年,造成经济损失超千亿元。同样一组数据显示,通过使用农药,每年为我国挽回粮食产量损失2800亿斤。
近年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农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2023年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启动实施,给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样,我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2024年病虫害高发的问题。
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处长刘万才介绍,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的态势,全国发生面积20.4亿亩次,比2023年和2018-2022年均值分别增加15%、11%,对70%以上的粮食作物产区构成威胁。
刘万才提醒,接下来,需重点关注小麦“四病一虫”(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蚜虫)、水稻“三虫两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玉米“四虫两病”(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玉米螟、南方锈病、大斑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草地螟等的防控。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绿色农药
一方面是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对增强病虫害防控的巨大需求,一方面是国家农药化肥“双减”的大政方针毫不动摇。看似两者是对立的,其实并不矛盾。
宋宝安指出,当前传统农药已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绿色农药的发展为解决作物提质增产、农药减量增效提出了解决思路。
据介绍,绿色农药是指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高效低风险的绿色农药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病虫害综合防控和绿色防控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FAO官网公布的世界各国的作物面积和农药用量显示,中国排名第73位,远低于一些重要经济发达国家。
其中,拥有顶级农业技术水平的国家以色列和荷兰的单位面积用药量分别是中国的7.45倍和5.56倍,新西兰是世界上对农药实施严格管理的国家,其单位面积农药用量依旧是中国的4.52倍。
国内的农药登记数据也表明,我国农药行业正向高质量发展。
2010年以来,我国农药产品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杀虫剂占比逐步降低、除草剂和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占比逐步升高。2023年,我国农药产品共计45066个,其中杀菌剂占了42.1%、除草剂28%、杀菌剂26.4%。
三、多学科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为何要加强新靶标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宋宝安解释道:“一个新靶标的发现,可以催生出20多个新的农药品种。掌握了新靶标的作用机制,也就掌握了农药创制的主动权。”
现场,宋宝安分享了当前我国农药领域新靶标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多个科学院所在农药领域的研究成果。
据介绍,过去五年,我国农药学科发展迅速,在创新成果、绿色农药新品种创制、科技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与国外同行相比,绿色农药创新研究水平与世界同步。
其中,我国自主创制的三唑磺草酮和环吡氟草酮,以发展成为除草剂的主打品种,近三年销售收入10余亿元,累计推广面积9200万亩次,促进农业增收突破150亿元。
当前,我国引导农药工业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格局正在形成,已成为世界上具有新农药创制能力的国家。但同样,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绿色农药创制数量、销售规模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宋宝安指出,尽管我国的专利数量巨大,但是多以复配制剂专利为主,且转化率相对较低。在当前使用的农业产品中,国外研发品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重点农药品种国外依存度超95%。行业“卡脖子”的问题依然然存在。
“绿色农药要符合活性高、选择性高、农作物无药害、无残留、制备工艺绿色的特点。未来农药的创制不是单一学科能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宋宝安说。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
新的生物技术引领: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结构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以RNA干扰和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引领绿色农药的创制;
生物信息技术应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绿色农药创制研究,极大地提高了绿色农药创制效率;
多学科发展的推进: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新技术之间的交叉与集成、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与整合已经成为新一轮绿色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杨凤仙
一审:陈思鱼
二审:李旭锋
三审:杨楠